2012年,全省机械工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压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着力推进机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行业平稳发展,全年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大关。
一、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经济总量和效益保持增长
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省机械行业共有2709户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55.29亿元,同比增长15.71%;实现销售收入6032.81亿元,同比增长14.32%。实现利税726.24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利润413.99亿元,同比增长39.54%。全行业产销率98.25%。
(二)机械工业中八大主要行业经济效益较好
金属制品业495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66.19亿元,同比增长17.8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60.67亿元,同比增长13.62%;实现利税总额83.85亿元,同比增长34.91%;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52.47亿元,同比增长40.57%;行业产销率98.83%。
通用设备制造业762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40.21亿元,同比增长11.2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524.08亿元,同比增长12.12%;实现利税总额192.34亿元,同比增长41.0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15.85亿元,同比增长35.15%;行业产销率97.95%。
专用设备制造业497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49.29亿元,同比增长12.0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54.99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利税总额101.73亿元,同比下降2.0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56.24亿元,同比下降13.45%;行业产销率96.72%。
汽车制造业330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18.5亿元,同比增长30.9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11.21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利税总额222.53亿元,同比增长52.7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20.13%;行业产销率99.0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28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2.16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13.16亿元,同比增长6.77%;实现利税总额29.6亿元,同比增长16.39%;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34.19%;行业产销率99.32%。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18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1.67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3.02亿元,同比增长11.86%;实现利税总额80.99亿元,同比增长6.66%;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47.85亿元,同比增长36.03%;行业产销率98.48%。
仪器仪表制造业65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67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8.79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税总额9.83亿元,同比增长16.06%;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6.42亿元,同比增长6.73%;行业产销率96.64%。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4户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6亿元,同比增长17.9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8.89%;实现利税总额5.37亿元,同比增长42.61%;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3.97亿元,同比增长54.77%;行业产销率99.53%。
(三)部分市机械工业运行情况较好
21个市(州)机械行业总体运行情况较好,成都实现利润152.07亿元,同比增长49.86%;自贡实现利润58.81亿元,同比增长35.35%;资阳实现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50.21%;南充实现利润28.64亿元,同比增长87.07%。另外攀枝花和眉山增速突出,分别达到了966.48%和111.81%。
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经济效益继续呈下滑趋势。如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3.45%;二是产品销售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四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繁重。
三、下一步主要措施
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里关于振兴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值税转型和东部产业转移等机遇,加快我省机械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搞好产需对接、不断扩大省产机械产品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