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对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和研究,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性工作之一,对我国新时代工业经济实现健康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工业发展质量的评价, 应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工业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着力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地发展基础不同,东部地区无论是在总体规模、技术创新还是智能转型、绿色升级方面都具有相对优势,相关指标也表现较好。基于此,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的“区域工业发展质量”更侧重于对各地工业发展质量提升速度的衡量,建立了由速度效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环境、两化融合、人力资源共六大类(一级指标)、20 项具体指标(二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工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估,深入考量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经济在新的发展背景和环境下的发展进程。
























图文源于网络整理而来,如有不实与侵权请告知
来源:赛迪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