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徽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省改革的重点任务,推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6个配套文件”,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设立每年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在科技投入、股权和分红激励、税收金融支持和人才队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九大类共76项政策和改革举措。“着力释放改革红利,点燃万众创新激情,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方位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说。“政府给予的创新扶持和市场倒逼,让我们不得不加大研发投入。”安徽省银锐玻璃机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梅健说,公司依托产学研合作,先后开发了50多个品种的玻璃加工机械,正在加紧研制的新产品“智能切割成套系统”和“玻璃加工智能机器人”,预计年内能投放市场。改革举措推开了创新的闸门,去年,安徽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万件,同比增长43.3%,新增科技型企业1100多家,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量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如今,安徽80%以上的工业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成立了2900多个研发机构,75%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于企业或由企业承担,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链条不断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超过了40%。
围绕电子信息等八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协同创新,支持和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产学研联盟,合力攻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转化。目前全省组建了79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安徽经济转型嵌入巨大的引擎。2014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的比重由20.5%提高到22.6%。
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刘杰、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