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修活动
任小鸿省级名师工作室
2025年3月13日--2025年3月14日,四川省任小鸿名师工作室“化工装备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在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修活动以“产教融合引领·技术创新驱动”为主题,汇聚了省内中高职学校的13名工作室成员以及我校化工装备技术专业部分骨干教师,通过“理论+实践”双轨并行的研修模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研修开幕仪式上,工作室领衔人任小鸿教授强调,工作室将建立“动态管理+成果导向”的双轨考核体系,搭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产业技术成果的深度融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识。全体成员围绕“项目责任制”管理模式、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研讨,明确了工作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形成了工作室建设与专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
研修活动特邀教学能力大赛专家曾泽霞,深度解析“岗课赛证”融通策略,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反思改进措施四个方面传授备赛经验。专家刘旭相主任围绕“新质生产力”“数字赋能”等热点,分享了省级教改课题申报策略。利用 “工具化赋能”“数据化诊断”等方法,实现了教学问题向科研课题的精准转化。
工作室成员先后赴四川泸天化弘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交流学习。参观学习了泸天化弘旭公司的重型压力容器焊接车间、设备智能化运维控制中心,重点探讨了化工装备技术岗位需求和岗位群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标准。在邦立重机公司,实地观摩挖掘机、抓钢机的生产线,学习了装备制造前沿技术,与企业达成了“生产过程进教案、工艺标准进课堂、技术专家进团队”的共识,形成了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无缝对接,为培养“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创新范式。
此次研修活动,工作室通过“理论研讨”“实践走访”双线并行的模式,明确了动态考核与资源共享机制,探讨了激发团队活力的方式方法。工作室成员实现了教学与科研“双核”能力提升。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与化工装备技术行业龙头企业深入讨论,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注入了产业动能。
工作室将继续坚持教育创新之路,持续推进“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不断完善运行体制机制,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工作室将积极与国内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学习,培育更多职教名师,助力四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作室将启动教学能力大赛、教改课题申报、联合企业制定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推动研讨成果落地见效。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