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协会动态】2025年全国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5-04-21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18日全国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技能资格处副处长李乐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清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主任李奇,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副会长王晓洁,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李凯军等领导、国际嘉宾、劳模专家及行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会议。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主持。我会秘书长张雪梅受邀参会。

会议伊始,于清笈代表中国机械联致欢迎辞。她首先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与会嘉宾、代表表示欢迎。在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机械工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后提出,下步工作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加强学习,提高站位,凝聚共识,谋划好“十五五”发展;要聚焦人才不足等现状,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工作体系;要对标需求和目标,巩固提升各类服务平台,加强联动互动,增强人才供给匹配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她强调,职业能力建设既是系统工程,也是惠民工程,要上下同心、砥砺前行,共同续写机械工业人才兴、产业强的新篇章。

人社部李乐苗副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脊梁”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以高质量职业能力建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他充分肯定了中国机械联在新职业开发、技能竞赛培育、国际评价探索等方面取得的标杆性成果,并提出三点工作方向:一是强化职业技能评价质量监管,发挥“指挥棒”作用;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迭代职业标准,形成“一标准带一产业”的辐射效应;三是深化“岗位+培训+评价+就业”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共同打造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高水平技能人才队伍。

中国机械联副会长、评价中心主任李奇做《奋楫笃行开新局砥砺深耕谱新篇》的主旨报告。报告重点对2024年度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成果进行了综合概述,并对2025年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提出应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重点聚焦“三个转型突破”——从规模培养向精准育才转型、从等级评定向实战赋能转型、从国内标杆向国际优势转型,全力打造机械工业三支人才队伍发展新高地!

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史仲光宣读《关于公布2024年度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推优名单》,并举行先进集体颁奖仪式。我会作为中机联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的四川省分中心,荣获2024人才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管理者,下属多家考试站荣获先进集体、优秀管理者、先进工作者称号。

根据2024年机械工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成效,举行了隆重的成果发布仪式。中国机械联副会长李奇为机械工业首批特级技师一号证书持有者颁证。中国机冶建材职工技协副会长王晓洁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福建南方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颁发工匠学院牌匾。我会会员企业四川大西洋焊材公司宋君杨同志荣获首批机械行业特级技师。

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走深走实,于清笈代表中国机械联向埃塞俄比亚卓越工程中心捐赠10台3D打印机。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使安达尔古.贝尔赫出席捐赠仪式并发表致辞。他回顾了两国关系以及历史友谊,并代表埃塞俄比亚政府对捐赠表达了感谢,对中埃合作项目表达了关心与美好祝愿。

在先进集体交流环节,机械行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业工程实训基地主任、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刘亮,评价汽车广东075考试站负责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蔡杰,分别做经验交流。

会上,高凤林副主席为大会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专题报告。他强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专家,更需要能工巧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主席呼吁广大机械评价人凝心聚力,培养出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报告引起了热烈反响。

下午,会议分别安排了机械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二级机构座谈会、行业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会、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成果发布及工作会议。二级机构负责人、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一汽首席技能大师李凯军以及徐工集团等单位,分别进行了工作研讨、专题报告和重点发言。会议内容丰富、成果颇丰。不仅总结了阶段性工作,发布了标志性成果,还明确了“精准育才、实战赋能、国际开拓”的发展路径,为“十四五”收官注入了动能;更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为锻造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提供了行动遵循;为彰显机械工业的责任担当激发了斗志,坚定了信心。会议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