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详见《四川机械装备网》
1、二重承制上汽卡拉奇核电缸一次性合格
二重承制上汽卡拉奇核电缸一次性合格
2016-10-8 9:27:54
近日,由四川德阳二重集团公司承制的上汽卡拉奇项目3套6件核电缸性能全部一次性合格。标志着二重在核电新材料领域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制造经验。
该项目核电缸总共3套6件,包括1套2件高压外缸,2套4件高压内缸。其中4件高压内缸所用材料是核电发展采用的全新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前期生产经验少,技术要求高,制造风险极大。二重高度重视,组织了攻关团队。并以9月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向职工提出“件件达标,一次合格”工作要求,确保将产品干成精品;组织铸件热处理系统工艺技术人员,对该材料研究进行立项并加强系统性科学分析,结合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防开裂措施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强化上、下工序的“无缝对接”。
2、中国二重助你翻越三峡大坝----摘要、详见《四川机械装备网》
2016-09-26 14:26:09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
关键词 中国二重 三峡大坝 三峡升船机齿条
9月18日下午,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参加了三峡工程升船机的建设,制造了升船机的核心部件——齿条、螺母柱。2014年底,中国二重圆满完成了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全部制造任务。
9月18日下午,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国机集团所属中国二重参加了三峡工程升船机的建设,制造了升船机的核心部件——齿条、螺母柱。
三峡升船机位于三峡大坝左岸,是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设施,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制造要求最高的升船机。作为升船机的核心部件,齿条、螺母柱的制造成为升船机项目成败的关键。
从2009年至2015年,在长达5年多的三峡升船机研制中,中国二重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通过分析钢材材料、齿条质量对表面淬火的影响,对齿条材料性能测试、应力测试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工艺措施及参数,改善了残余应力分布及表层与心部过渡区的组织和应力状态;通过对感应加热淬火温度场、冷却速度和残余应力的测试以及计算机模拟,从物理冶金的深度弄清了淬火开裂的本质,确保了齿条的批量生产质量,保证了在升船机设定服役周期中的安全可靠;通过对精加工方法和刀具的选择,对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提高精加工效率,并满足加工质量等不一而足。
首批两件单件总长达5100mm的三峡升船机齿条经过操作者、技术人员们不分昼夜的连续苦战,在专用大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上成功完成表淬。齿条经探伤及硬度检验,无表淬裂纹缺陷,且硬度全部满足技术要求。齿条表淬的合格,是中国二重在大模数齿条表面淬火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是中国二重在表面感应淬火设备、工艺技术和操作技术方面实现的关键一跃。
2011年11月,中国二重制造的首批三峡升船机齿条(3组)通过了用户及专家的二次评审及出厂验收,标志着三峡齿条研制成功,为后期的批量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10月,前来中国二重考察工作的三峡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制造考察组对中国二重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中国二重在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研制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的企业。
2014年底,中国二重圆满完成了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全部制造任务。在立项科研的同时,中国二重还报送《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研制》成为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
长期以来,中国二重始终以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不渝地积极参加三峡工程建设。先后为三峡枢纽工程提供了叶片、上冠、下环、镜板等重大技术装备,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峡700MW级水电机组全套铸锻件的企业。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3、中国二重为三峡工程建设再立新功——成功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模数齿条纪略----摘要、详见《四川机械装备网》
发布时间:2016-09-22 文章来源:中国二重报 本报记者 晓健
9月18日下午,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试通航盛况,对中国二重等参加三峡工程升船机建设的单位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消息传来,中国二重干部职工倍感自豪,群情振奋。
三峡升船机位于三峡大坝左岸,是三峡工程的永久通航设施。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制造要求最高的升船机。作为升船机的核心部件,齿条、螺母柱的制造成为升船机项目成败的关键。能否制造成功?谁来制造?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研制,困扰着三峡建设业主的心。
经过三峡业主的筛选、权衡,目光投向了中国二重。作为我国最大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二重始终以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为己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不渝地积极参加三峡工程建设。先后为三峡枢纽工程提供了叶片、上冠、下环、镜板等重大技术装备,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三峡700MW级水电机组全套铸锻件的企业。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三峡工程无小事”、“以参加三峡工程建设为荣”早已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研制三峡大型齿条、螺母柱,中国二重义不容辞!2006年,中国二重毅然开始了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科研工作。三峡集团公司在国内选择了二重等五家装备制造企业对齿条和螺母柱进行了样件试制,以筛选和验证国内企业制造能力,三峡工程专家组对各承制单位试制件进行检查评审,综合考虑质量状态和技术能力,专家组建议由中国二重承制104件齿条标段。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机械设备质量检查组组长陆燕荪对中国二重能参加三峡工程建设项目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中国二重极大的期望。在三峡齿条、螺母柱研制期间,陆老不辞辛劳,以近80高龄一次次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二重检查指导工作,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并自始至终关注着中国二重三峡升船机项目的制造,为项目的成功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2009年起,中国二重组建攻关团队,集合精兵强将,全力投入三峡工程升船机建设。在批量投产前,进行了大量齿条表面感应淬火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以保证产品合格交付。在立项科研的同时,中国二重还报送《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研制》成为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项目。
从2009年至2015年,在长达5年多的三峡升船机研制中,中国二重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驱走了一个个拦路虎:通过分析钢材材料、齿条质量对表面淬火的影响,对齿条材料性能测试、应力测试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工艺措施及参数,改善了残余应力分布及表层与心部过渡区的组织和应力状态; 通过对感应加热淬火温度场、冷却速度和残余应力的测试以及计算机模拟,从物理冶金的深度弄清了淬火开裂的本质,确保了齿条的批量生产质量,保证了在升船机设定服役周期中的安全可靠;通过对精加工方法和刀具的选择,对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提高精加工效率,并满足加工质量等不一而足。
首批两件单件总长达5100mm的三峡升船机齿条经过操作者、技术人员们不分昼夜的连续苦战,在专用大型数控感应淬火机床上成功完成表淬。齿条经探伤及硬度检验,无表淬裂纹缺陷,且硬度全部满足技术要求。齿条表淬的合格,是中国二重在大模数齿条表面淬火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是中国二重在表面感应淬火设备、工艺技术和操作技术方面实现的关键一跃。
2011年11月,中国二重制造的首批三峡升船机齿条(3组)通过了用户及专家的二次评审及出厂验收,标志着三峡齿条研制成功,为后期的批量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10月,前来中国二重考察工作的三峡三期工程重大设备制造考察组对中国二重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中国二重在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研制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的企业。
2014年底,中国二重圆满完成了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全部制造任务。
2015年7月,在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在郑州机械研究所检查三峡齿条疲劳评估工作时,白发苍苍的原机械工业部老领导、老前辈、老专家陆燕荪欣慰地说:“遇到关键技术的难题,遇到国家需要的时候,只有像中国二重这样的央企才能解决问题,拿得起,冲得上去”。
2015年12月,在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对中国二重等单位完成的《三峡升船机大模数齿条制造技术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陆燕荪作为专家组组长宣布“该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峡升船机齿条、螺母柱的研制成功,凝聚了中国二重全体职工的智慧结晶。这是与几代二重工程技术人员苦苦摸索、艰辛努力、坚持不懈分不开的。齿条、螺母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炼钢、铸造、热处理、粗精加工、装配、检测等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分不开的。正所谓甘苦寸心知,付出总有回报。
三峡升船机齿条的研制成功意义重大。她疏通了三峡升船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瓶颈,为三峡工程升船机项目的顺利安全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二重展示了雄厚的实力,彰显了我国大型大模数齿条铸件的冶炼铸造、感应淬火、加工等方面的制造能力和工艺技术实力,扭转了同类重大关键件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三峡升船机缓缓升起的巨轮上,展示的是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国机集团中国二重的担当和雄厚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