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信息 >> 正文

王瑞祥会长在“2010年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致辞(择要)

发布日期:2011-03-03    作者:     来源:     点击: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和要求,把握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背景下组织召开的,对于机械行业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机械工业的发展,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关键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并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拼搏努力,确保了机械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在市场规模、自主创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全面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全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长,行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主要表现在:

1、          机械工业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

机械工业延续了“十五”的高速增长势头,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05年的4178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07484亿元,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16.6%增长到2009年的19.7%;资产总额达到8.2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2006年到2009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24%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85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机械制造业大国。

2、          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取得较大突破。“十一五”以来,我国机

械产品的国内市场自给率已经超过85%,同时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电力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冶金矿山成套、大型设备研制能力和批量生产能力都取得重大进展;石油钻机钻采深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盾构机等一批特大型工程机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陆续研制成功;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领域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成果显著,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已经达到2万小时,其中整机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500小时;大型、关键锻件的技术攻关已相继取得突破。

3、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

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进展。在资本结构方面,已实现多元化发展。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民营企业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对机械工业的贡献率超过了50%2005年到2009年之间,机械工业排名第一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604.9亿元增长到1019.4亿元;汽车工业排名第一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529.6亿元增长到4048.9亿元,企业规模不断做大。

在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2009年,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0339亿元,为同期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勤的38.41%,同比增长23.74%。机床产值2009年首次跃居世界首位,数控化率已提高到50%以上;发电设备产量已连续4年超1亿千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其中火电设备中超临界、超超临界的高效、高参数、大容量、新技术机组发展迅速。

在资产结构方面,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06年到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到40%,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6%提高到2008年的64.5%.

4、进出口贸易由逆转顺。“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产品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增速在全球主要机械产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机械产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首次实现外贸顺差,到2008年,机械工业实现贸易顺差476.69亿美元,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从1992年到今年已成功举办了19届,见证了机械工业改革开放后三分之二的发展历程。经济形势报告会已经成为行业和企业集中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平台,也成为对外展示行业发展成作用、树立行业、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对促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一年一度的经济形势报告会在行业内外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欢迎。今年的经济形势报告会,恰逢两个五 计划的衔接关头,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我相信,这次大会将发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把握形势、筹划未来的积极作用,并在引领行业发展、辅助企业决策、推动机械工业发展开创新局面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同志们,中国机械工业振兴与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历史使用已经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坚持科学发展,努力谱写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