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信息 >> 正文

新世纪十年与“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发布日期:2011-12-23    作者:     来源:     点击:


新世纪十年与“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内容摘要:新年伊始,由中机联发起组织集中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是应行业发展和企业、会员需求而确定的一次服务行动。活动主题是:“前十年,我们创造了发展奇迹,新十年,我们与世界共赢”。整体活动由中机联主办,中机联会刊“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社与中机联主网站“中国机经网”共同承办,区域性行业协会、专业性行业协会、企业、会员和相关媒体、相关单位协助支持。

有关新世纪十年与“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是我国机械工业振兴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机械工业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完成量变、积聚能力的十年,也是为下一步实现质变、完成由大变强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的十年。

前十年,我们创造了发展奇迹。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是我国机械工业振兴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机械行业1700万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发奋图强,克服了“非典”疫情、冰雪冻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严峻考验,迎来了机械工业十年发展的“黄金期”,提前一年完成“十五”、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国家经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十年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先后强调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明确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国务院连续颁发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机械工业振兴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这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同时,加大了国家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了政府部门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管理和支持。在税收政策方面,对机床、铸造、锻压、模具等行业采取的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优惠政策,对汽车产业实行了小排量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下乡补贴,对农业装备制造行业实行降低增值税,逐年加大购机补贴力度,对进口关键零部件等给予关税和增值税优惠,提高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等,有力支撑了机械工业振兴发展。

  二是行业发展业绩显著。十年间, 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3.4万家增加到10.7万家,职工1700多万人;资产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至10万亿元。机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44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期间连续8年产销超过1万亿元。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9,产销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0年迈上了年增3万亿元的新台阶,实现产销均超过14万亿元,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机械制造大国的地位。

  三是科学发展迈出新步伐。十年来,机械行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调整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系列方针政策,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据初步测算,2010年机械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8万亿元,约为2000年的10, 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14.49%提升至19%1-11月实现利润8983.93亿元,2000年的10多倍,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占比为23.17%;上缴税金4234.16亿元,2000年的6倍多,在全国工业行业中的占比为15.62%;外贸出口为2584.8亿美元,2000年的7倍。装备自给率从“十五”初期的70%,提高到目前的85%。对全国工业新增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22.29%;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30.4%,由机械工业拉动6.8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产品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机床向数控、精密、高效及大型化发展,汽车、电工装备、工程机械等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与市场的需求,一批高端农机装备研制成功。绿色能源、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和可再生能源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快速增长。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比重从2006年的29.42%提高到2010年的52.18%,逐步成为发电设备的主导产品。风力发电设备单机1.5兆瓦机组已成为主力机组,自主研发的3.6兆瓦、5兆瓦风电新机型纷纷问世。行业新产品产值已从2005年的7079亿元增至2010年的2.72万亿元,增长近3倍。同时,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三大发电集团的生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75%。汽车五大企业轿车产量占总量的70%,自主品牌乘用车比例达到44.3%;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已广泛试用, 电动汽车实现批量出口,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东部领跑、中部崛起、西部跟进的良好态势。国有及国有控股与非国有企业、大型与中小企业增速均衡、齐头并进。“两化”融合与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批大型企业占比提高到30%。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大,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已在相关领域起步并初显成效。

  五是科技质量成果丰硕。十年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共评选表彰优秀创新成果2492,其中推荐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49项。在已经举办的两届“中国工业大奖”评选中,荣获“大奖”2,“表彰奖”19项。科技创新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自主研发的1.5-1.65万吨自由锻压机,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关键装备,7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机组,百万吨乙烯装置用裂解气压缩机,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机、硬岩掘进机、推土机、超重型机床等高端装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从2006年的77.7%提升到2010年的89.6%。其中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产品和轴承等基础零部件产品“十一五”期间的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

  六是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十年间,机械工业一大批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发电设备连续多年实现超高速增长,年产量连续5年超过1亿千瓦,占世界总产量50%左右,2010年产量超过1.2亿千瓦,2000年比增长近10倍。汽车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的207万辆到 2009年首次突破千万辆大关,以产销1300多万辆的水平跃居世界首位,2010年产销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2000年的9倍。数控机床2010年产量超过22万台,2000年的15倍。机床工业2009年即以153亿美元产值位居世界首位。大中型拖拉机由2000年的4.1万台提高到2010年的38万台,十年间增长9倍多。此外,摩托车、内燃机、装载机、汽车起重机、轴承等众多产品产量位列世界前茅。

  可以说新世纪的十年,是机械工业在振兴发展进程中完成量变、积聚能力的十年,也是为下一步实现质变、完成由大变强跨越奠定坚实基础的十年。十年巨变,是党的方针政策正确指引的体现,是行业千万职工、中机联及各行业组织,特别是在本次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功勋企业、功勋企业家共同拼搏努力、创新发展的成果和结晶。

新十年,我们将与世界共赢。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机械工业实现从大到强跨越发展的机遇期。目前,由中机联牵头、集行业各方力量和智慧,研究制定的《“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8个专题规划和20多个专业规划,及协助工信部完成的农机、工程机械、环保等多个专业规划,加上各地机械工业的发展规划,形成了机械工业“十二五”整体发展的完整规划体系,并已全面开启了规划的贯彻落实。“总体规划”的基本构架包括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形势、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五个组成部分,可以说较详尽地绘就了行业发展的路线图,是一个较为成熟和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性纲要,对于规范、引导“十二五”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转型升级为方向,积极推进机械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按照“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总体要求,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全行业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

  预期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出口创汇年均增长15%左右;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利润增长争取略高于产销增速,总资产贡献率达到15%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达到25万元/人年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7.5%左右,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左右。并提出2020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要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处于世界前三位;基本掌握了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和知名品牌;重点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进入世界前三强之列。

  实现途径是:通过“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五大战略;通过主攻先进高效电力设备、关键基础装备、救灾医疗民用装备等五个重点领域;通过做好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等六项重点工作,举全力推进落实,确保“总体规划”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重点任务是:围绕主题、把握主线,坚持把推进规划贯彻落实作为重要工作抓手;坚持把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完成今年提出的全年产销增长保持15%左右、进出口增长20%的预期目标;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把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先导,举行业之力加强基础研究、攻克技术瓶颈,加强前沿技术研究,抢占新的制高点;坚持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长远方略,统筹考虑“引进来、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上联政府、下联企业与信息、人才、资源、专业等方面的优势,在加强行业自律、团结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服务政府、企业、会员中起到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  全行业今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行业“十二五”规划为指导,调结构、转方式,攻高端、夯基础,实现产业平稳增长;苦练内功,提高服务政府、促进行业发展能力,全力推进“十二五”目标任务贯彻落实。重点任务是:坚持把推进规划贯彻落实作为重要工作抓手;坚持把确保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把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先导。坚持把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作为长远方略;坚持把行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落实的工作重点。

  今年1-8月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目前,从全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实现了平稳增长。今年1-8月机械工业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分别为10.66万亿元10.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42%26.16%,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仍居各行业首位。1-7月累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3556.95亿美元,同比增长26.33%,贸易差额由前6个月逆差重回顺差,顺差额为17.71亿美元。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后4个月机械工业运行速度将逐步趋稳,全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机联作为行业唯一的综合性行业组织,经过十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思路、体系和服务领域,在履行服务职能和加强自身建设中,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连续两次荣获民政部全国先进行业组织称号,荣获五A级社团的认证评估,连续9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荣誉。我们深知在思想观念、服务质量、素质能力等很多方面还有差距,我们将戒骄戒躁,继续围绕中心,植根行业,以服务求发展,以发展促水平,早日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社团的愿景目标。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中机联和行业协会的发展。

在一定时期、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活动,推举一批典型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还是第一次尝试,时间紧且缺乏经验,肯定会有很多不周和不足,我们会认真总结,听取意见,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也会继续应行业企业和会员的需求,选择主题开展一些有益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多种形式的活动,敬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