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政策信息

政策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信息 >> 正文

罗兰贝格: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指数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发布日期:2017-11-21    作者:     来源:     点击:

发表时间:2017-07-31 09:32来源:中国能源报

  


  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与德国汽车研究机构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共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首次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整体排名中跃居全球第一,美国与德国分居第二、三位。

   《报告》预测,未来中国将统领电动汽车的行业与市场,尽管政府对于新能源政策收紧,但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市场份额仍将保持强有力的增长,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报告》分析结果显示:在技术层面,法国超越德国,跃居首位、日本排名第三;在行业层面,中国正逐步扩大其领先优势;在市场规模层面,中国的需求将急剧增长,但目前电动汽车所占市场份额仍略低于法国,排名第二,美国名列第三。

    行业层面

    在行业总量层面,中国正逐步扩大其领先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市场高速增长、地区市场持续显著分化而推动本土汽车需求扩大、中国整车厂产量随需求增加而不断提高三方面因素。在电池制造领域,中国的优势也愈发明显。

     而与中国相比,日本在电动汽车产量和全球电池产量份额上都将处于不利地位,排名维持在第三。美国行业成绩有所提升,在第二季度成功保持了第二的地位。

    技术层面

    法国超越德国,位居首位。这主要是由于有更多的德国整车厂大批量生产续航能力和最高电动时速都较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导致其电动汽车技术能力略有下降。

   日本排名第三,其整车厂的电动汽车技术水平较高且价格更加实惠。厂商对现有车型系列进行升级换代,并通过增加功能和扩大电池容量来进一步强化产品,但对研发的有限投资使其很难取得更高的排名。

    中国整车厂技术上的进步不大。虽然未来几年中将有大批新车型上市,但仍主要定位于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然而,中国市场排名前五的纯电动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均由本土制造商生产,这一销售数据证明,对中国市场而言,上述战略非常明智。

   市场层面

   在市场规模层面,整体而言,2016年,仅有法国与中国两个国家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超过1%

   中国的需求进一步急剧增长,但电动汽车所占市场份额仍略低于法国,排名第二,美国名列第三。2016年,中国生产了超过3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市场占有率从0.8%上升至1.3%

   同年,德国、法国与美国电动汽车的注册数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日本电动汽车的绝对市场容量则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并因此落后于德国。韩国似乎已经摆脱了去年持续下滑的趋势,其电动汽车市场容量正以将近100%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