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5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召开。今年一季度我省工业增长势头强劲,创下近三年最好开局。在被问及二季度这一态势是否延续时,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治刚表示,上半年,四川工业生产延续了一季度的良好开局,呈现出持续巩固回升态势。

答记者问现场
杨治刚介绍,上半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这个增速蕴含了三个“好于”。
第一个是好于一季度,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初步测算,二季度当季增长7.4%,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
第二个是好于上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也就是在上年同期实现6.2%的较快增长基础上继续回升。
第三个是好于3年多来的月度累计增速,7.3%的增速也创了三年多来月度累计增速的高点,体现了工业挑大梁的担当。
杨治刚表示,上半年四川工业能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四力”齐发的影响带动。

杨治刚谈“四力”齐发
一是政策效应助力。从国家层面看,“两新”政策的加力扩围,推动设备更新助力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增速达到14.9%,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7.2%、10.5%;铸造机械、发电机组、工业锅炉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0.0%、50.2%、30.4%。
以旧换新及相关补贴政策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农副食品加工、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分别增长7.6%、6.3%,增速均比一季度回升,充电桩、家用吸排油烟机、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6.7%、11.8%、10.4%。
从省级层面看,2024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也就是“16条”,在今年4月初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也就是“21条”,体现了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提升了政策的整体效能,也有助于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二是转型发展有力。我省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引领支撑工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持续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上半年,工业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高于一季度、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6.7%,今年以来持续两位数增长;显示器、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5.6%、14.0%。汽车产业转型进程加快,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0%,连续6个月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量14.4万辆、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占全省汽车整车产量比重达到27.6%,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
三是重点领域发力。从重点行业看,全省工业前十大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9个百分点。
从重点企业看,全省前50强工业企业中有37户生产增长、有23户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小微企业活力较强,增加值增长9.4%,今年以来持续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从重点区域看,成都平原经济区在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带动下,川东北经济区在油气开采、能源化工等行业带动下,增速均持续领跑全省,分别增长7.5%、7.8%。
四是质量效益促力。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回升,实现利润总额1363.3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连续6个月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量达2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6.9%,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显著,利润总额增长15.9%,其中天然气开发产业、动力电池产业分别增长28.5%、42.9%。
来源:四川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