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业技能动态

职业技能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技能动态 >> 正文

中组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沈跃跃和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发布日期:2012-03-27    作者:     来源:     点击:


苏波副部长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政策论坛栏目中,详尽阐述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下一步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方向,特将核心内容予以节录刊登。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推动中国装备制造由大变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苏波

装备制造业是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手段和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不论我们的农业、工业,还是其他产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整个制造业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制造业当中最核心、技术要求最高的就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对高端制造业进行了全局性的研究和思考,选择了一些对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装备制造领域,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给予重点支持,其中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这五大领域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未来整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提高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整个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1.9万亿元,从总量上看我们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奠定了基础。我们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过去不能制造的产品,现在已经能制造,而且在某些领域还居于领先。比如电力装备领域,我们自主研发了1000千伏交流、正负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也能够自己生产三代核电AP1000的大部分核电装备;机床领域,过去我们高档机床基本依赖进口,而且还受到很多限制,现在我们已经能生产五轴联动机床;再如航空领域,中国正在推进自己的大飞机研制工作,这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支持。如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制定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都明确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在2010年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专项支持了大型客机、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发展;再如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实行了进口免税政策,以鼓励装备企业自主创新。下一步,针对智能装备制造,国家还将加大专项支持力度。

我们取得巨大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仍要清醒的看到,我们属于后发国家,目前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历史原因,从建国至今我们只发展了60多年,和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发展时间相比,我们基础仍然薄弱;二是缺乏创新,我们的创新意识、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推动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与发达国家比仍有差距;三是投入不足,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科研投入的力度上和国际先进水平还差很多;四是人才问题,虽然近几十年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是行业领军人才仍然非常缺乏。

装备制造业发展仍存在着很多瓶颈和制约,一方面,很多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我们仍未掌握。如核电装备,虽然可以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但是其中有些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仍然要进口;燃气轮机的95%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但是设计技术仍然来源于国外。从专利数和创新投入方面来看,我们的龙头企业和国际领先水平还相差较远。另一方面,装备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仍然薄弱。很多基础件虽然很小,但是技术含量高、制造难度大,而且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精度、可靠性。基础工业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科研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给我们的研究院所带来了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这些研究单位承担基础性、公共性技术研究以及为全行业服务的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引进技术、合作合资也更加困难,这表明我们工业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国外企业把二流三流的技术给我们,我们还能用,对国外企业也形不成竞争,但是目前我们在很多领域已跟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甚至是领先。这个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就不再是二流三流的技术,肯定是世界一流的技术。但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谁也不会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卖给你,所以说一流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就像刚才讲的燃气轮机,最核心的技术是燃烧技术,这个技术只能依靠自主攻关,不可能从国外买到。所以说工业发展到较高阶段,已到了我们不能依靠技术引进、合作,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发展,提高我们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水平,这就是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最基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唯一途径。

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业本身的发展,首要的突破口还是要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二是政府要提供支持创新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企业要聚集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四是要形成一批产业基地,这个是国际上比较有效的一种形式。比如,法国、美国都有航空产业基地,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制造到维修、服务整个产业链,汇聚了一大批企业。所以要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更加有效的优化配置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工信部从2009年开始推动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目前已经批准了44个装备产业园区,如沈阳铁西、上海临港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西安阎良的航空产业基地,都形成了一个对整个经济有良好带动的完整产业链,大大有助于装备产业的发展。

国际化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会极大促进我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进出口大国,尤其是装备制造领域,机电产品去年出口9300多亿美元,占我国整个出口的60%;同时,机电产品进口2553亿美元,这对世界经济也是巨大的贡献。从国际化程度看,我们国家这30多年来国际化的步伐是很快的,企业融入国际的积极性也是很大的。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很多先进技术,我们产品的技术等级、结构、质量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向全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广大需求。所以说一体化对中国是一个机会,对全球也是一个机会。

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委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确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方针和任务,力争到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到2020年,占比提高到25%。规划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将重点推动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五个重大领域的发展。主要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紧制定、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五年发展规划》、《智能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明确主要任务和方向;二是加快推动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创新工程;三是加快发展通用零部件、控制系统,解决其对行业的制约;四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和产业基地的发展,使我们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更加有效;五是不断的完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支撑体系。

未来五年或十年,我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一定会比现在更有发展、有成效,我们在制造业大国变为强国的路上,会迈出更加坚定、坚实的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