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业技能动态

职业技能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技能动态 >> 正文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

发布日期:2015-08-05    作者:     来源:     点击:

   日前,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如何从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代表委员们纷纷谈起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制造两头受挤压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谈起中国制造,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透露出担忧。
  李毅中表示,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2015年春节刚过,微软宣布关闭原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工厂,转至越南。两地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有专家分析,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优势不再。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关键问题是要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晓强说。
  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时候,要全力打造工业3.0,同时,还要弥补工业2.0的欠账。这就是我国工业制造业的现实。李毅中说。

    创新需要双引擎驱动
  调整存量要淘汰落后、化解过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增量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李毅中表示,由于受到西方经济影响加上自身机制的缺陷,我国工业一度出现了脱实向虚、工业被空心化,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做出了大力支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决断,已见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这些都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有很大的创业投资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刘昕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新一轮创业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不断产生的创新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今年1月,首个促进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出台,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新兴业态带来了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产业链整合、区域分工及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陈放表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需要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没有实物性资产,但是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如何把核心技术转化为融资筹码,成为摆在企业和银行面前的难题。
  陈放表示,去年四川全省通过知识产权专利贷款不到20亿元,但这些知识产权的含量远远不止这个数。主要还是认定这些无形资本没有一个标准,即便是权威机构出具的评估也无法令银行和企业双方满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李毅中透露,目前,工信部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所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所谓中国制造2025’就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李毅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