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职业技能动态

职业技能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技能动态 >> 正文

职业教育如何培养乡村振兴“新农人”?

发布日期:2022-08-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出台都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助推职业教育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那么职业教育应怎样发挥自身类型教育的比较优势,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呢?


86日《职教中国》播出《乡村振兴背景下 “新农人”培养的职教方案》,邀请嘉宾为您解读。


本期嘉宾


教育部职成司二级巡视员 刘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方俊良



精彩观点


1.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自身事业提升发展的重大机遇。各地方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可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培养符合本地实际产业发展方向的技能人才,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



2.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应在乡村振兴中先行先试


作为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重点考虑在新的阶段,如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综合性、示范性、生产性、大规模产教融合基地。探索建立农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习实训融入生产实践活动当中,依农情、农时举办、组织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实地参与农业实践活动,培养出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强、能够真正服务乡村发展的精英化人才。



3.发挥职教类型优势培育更多高素质农民


面对不同生源,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类型优势,重新整合原有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群设置,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培训模式,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振兴“新农人”。



4.优先支持高水平农业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技术变革带来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培养一批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农业人才,智慧农业是多交叉学科,知识更系统,技术更专业,需要更长学制的学习,农业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CETV新闻中心

转载:中国职业教育